临近开学季
家长们的警惕心
(相关资料图)
可千万不能松懈
近期
有骗子冒充校长、老师
将犯罪的黑手伸向
学生家长的微信群、QQ群
如果群内混入了“假老师”你能分辨吗?
真实案例回顾
8月8日
沭阳县唐老师
在家中发现
有人在其组建的家长群里
冒充她身份
以交书本费的名义在群里收款
骗了多名家长
金额达到2800元
如出一辙
7月26日
宿豫区王女士
收到一条陌生QQ信息
声称是其女儿的“老师”
并让王女士交培训班的费用
王女士转账到对方账户9000元
后联系女儿老师
发现被骗
那么
骗子究竟是如何
潜入“家校交流群”的呢?
套路一:广撒网、搜索QQ群
诈骗分子会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出现相关的群聊后,冒充老师、家长申请进群,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骗子就容易趁虚而入。
套路二 :套近乎、获取进群二维码
有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套路三: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和班主任一模一样,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
套路四:利用时间差,实施诈骗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借机下手,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实施诈骗。
谨防诈骗
警方提示
01
班主任应及时对本班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账号要尽快清除出群。同时,要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验证时要对相关信息再次核实。
02
各位家长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微信群、QQ群的群名称和二维码等信息,保存好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了解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流程,切勿轻信群成员要求转账收费的信息。
03
如果遇到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或是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情况,家长应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
素材:反诈支队
标签: